閱讀
在比利時,追尋詩人Arthur Rimbaud
蘭波的詩有限,但足跡寬廣。 從沙勒羅瓦的少年時光,到布魯塞爾的決裂,再到亞丁與哈勒爾的傳聞座標,Joël Alessandra 用水彩把這段旅程重新梳理,讓 Rimbaud en Belgique 成為能再次朝聖之路。
閱讀
蘭波的詩有限,但足跡寬廣。 從沙勒羅瓦的少年時光,到布魯塞爾的決裂,再到亞丁與哈勒爾的傳聞座標,Joël Alessandra 用水彩把這段旅程重新梳理,讓 Rimbaud en Belgique 成為能再次朝聖之路。
閱讀
《叛逆之歌 Chansons Rebelles》講述十二首改變時代的歌曲——從 Billie Holiday 到 Stromae,從爵士到電子樂,這是一場跨越半世紀的音樂革命。
閱讀
水面無風,運河屋的窗內卻有人屏住呼吸。 在這部不屬於馬格雷系列的小說裡,喬治・西默農以冷靜筆法揭開人性的赤裸與恐懼,讓真實在潮濕的牆面上緩緩浮現。
閱讀
透過比利時漫畫裡的記憶長髮,走進《艾迪的長髮》:從魯特西亞飯店到巴黎春天,理解倖存者歸來、身分重建與世代對話的關鍵細節。
閱讀
在《Bordeaux–Shanghai》這部圖像小說裡,一位上海富家子被迫前往法國波爾多管理酒莊,從傲慢到理解,從城市喧囂到葡萄藤間的寧靜。 漫畫以柔美畫風呈現中法文化差異,也是一段學會傾聽土地與時間的成長寓言。
博物館
2025春季於Red Star Line Museum登場的《Happy Family 全家福》,以三個華裔餐廳家族揭開安特衛普華人社群的創業精神、家之力量與中餐的文化魔法。
閱讀
數位時代裡,看書的人越來越少,全世界書店更是慘澹經營,亦或走向熄燈悲劇,在一個被大量電子訊息、簡訊、轉貼給灌滿吞沒的屏幕生活型態裡,大型公立「圖書館」的建立,對於市民是否有其必要性呢?
比利時新聞
這間荷蘭語書籍豐富的書店在布魯塞爾是十分珍貴的,宛如家中的舒適空間並提倡「讓閱讀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」。
博物館
一位戴著帽子、穿著長大衣的男人,在星空下賣力的爬上天梯,爬到頂端時男人一手托起了自己,梯子轉了360度迴旋,然後他坐在天梯上觀賞星星,看到這一幕,我的鼻子有種莫名的酸楚感,旅人的孤寂與自我調適,只有旅人可以真正體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