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NCB Train+ 攻略:比利時火車票價新制全解析
在布魯塞爾南站的自動售票機前, 旅人按著螢幕,卻再也找不到「十次票」。那一刻,我忽然覺得—— 制度也會旅行,只是方向不再由我們決定。

票價一夜翻篇,熟悉的十次票退場,新朋友 Train+ 登場。通勤與週末小旅行的預算表瞬間失效,省錢與彈性開始拔河。要不要花每月 3 歐,換來全月折扣門票,成了眼前第一道選擇題。
十月的布魯塞爾南站,人潮與落葉同步堆疊。一對計畫去布魯日的旅人排到售票機前,還在尋找週末半價票的按鍵,螢幕卻彈出「Train+」。原有選項彷彿蒸發,只留下促銷字樣與倒數日期。
這不是軟體故障,而是制度換軌。比利時國鐵(SNCB)在十月中宣布票價改革,推出 Train+ 作為折扣入場券。從價目到搭乘規則,多處細節重新排列,既要旅客適應,也試圖讓非尖峰更便宜、尖峰更合理。
🚉Train+ 不是車票,而是折扣資格證
先購買月票資格,再去買單程或來回票,系統才會自動套用折扣。未購買者則以原價計算。
- 價格:推廣期每月 3 歐(至 2026 年 1 月 4 日)
- 購買地點:SNCB App、網站、自動售票機、車站窗口皆可
- 適用範圍:全國二等艙車票
什麼時候最省?怎麼買最划算
類別 | 折扣內容 |
---|---|
尖峰時段 | 週一至週五 06:00–09:00、16:00–18:00(無折扣) |
離峰時段 | 約原價 6 折 |
週末票 | 週五 19:00 起至週日,同樣約 6 折 |
年齡優惠 | 26 歲以下、65 歲以上約 6 折 |
兒童 | 12 歲以下免費(成人可攜最多 4 名) |
票價上限 | 二等單程最高 20.90 歐,下修約兩成 |
💡 例子:布魯塞爾 ↔ 布魯日
- 尖峰來回:持 Train+ 可省約 4.2 歐
- 平日離峰或週末出行:可省近 11 歐
悄悄掐指一算,差額剛好是一杯布魯日啤酒。🍺
購票與驗票:比利時沒有閘門的信任制
- SNCB 採「上車查票」制度,多數車站無閘門。
- 請於 App 內購買並出示動態 QR Code(截圖無效)。
- 為避免網路延遲,建議事先開啟票券頁面。
🔄 新規重點:中途停留取消
舊制可於沿線站點出站再續行,新制取消「中停權」。
舉例來說,若想要三城 布魯塞爾–根特–布魯日 一日遊,須改為分段購票。雖然總價未必大幅上升,但彈性確實下降。
週末晚點出發,反而可能更省。
🧳 告別十次票,迎來新邏輯
「Standard Multi」、「Local Multi」與「Weekend Ticket」退場,Train+ 成為折扣統一入口。政策意圖明確:
用低月費換取分流運量,鼓勵離峰出行。
旅客取得可預期的價格,鐵路運作也能減少塞車。
文化對照與在地眉角
若與台灣高鐵的早鳥、學生優惠相比,SNCB 更注重「時間點」而非「搶名額」。只要避開尖峰,就能長期享折扣,這是建立在「信任與節奏」上的交通文化。實務上幾個提醒:
- 大部分車站廁所需投幣
- 置物櫃按時段計價
- 進入寧靜車廂請保持低音量
- 罷工前請先查 SNCB App 與官方公告
這些小細節,往往比票價本身更影響旅程心情。
✨ 一張 3 歐的折扣入場券
月付 3 歐買到的,不只是一張折扣證明,而是一種出行新節奏。懂得抓離峰、善用週末、靈活分段購票,才算真正把 Train+ 玩出成效。
行程少了中停的浪漫,多了算術的精準。
但在制度更動與算法更新之間,列車依舊準時穿越平原,
🚆從蒸氣到演算法的鐵路
1835 年,布魯塞爾到梅赫倫(Mechelen)的第一條鐵路,是工業文明的開場樂;蒸氣機拉著鋼軌的節奏,宣告「速度」將改變人與城市的距離。
一百九十年後,Train+ 不再冒著煙、也不再聽得見金屬撞擊聲。它的引擎藏在演算法裡,以月費、折扣與大數據,重新定義「移動」的意義。
這一次的「換軌」,不只是票價表的更新,而是整個社會的節拍調整:尖峰與離峰之間,有了制度設計的呼吸;旅人與通勤者之間,也多了一點選擇的空間。
文明的車站永遠在前方。我們不再談浪漫的遠方,而是在規則之內尋找自由。當列車準時駛離、夕陽映在車窗,
誰能說——這不也是另一種進步的風景?
從蒸氣到算法,人們換的不只是列車,
而是通往未來的方式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