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利時鬆餅機政治wafelijzerpolitiek
比利時首相 Bart De Wever 將聯邦預算談判期限延到聖誕節前,七黨仍在拉扯。這場「鬆餅機政治」的新版續集,揭開比利時治理的核心困境——在公平與效率間尋找那個剛好的火候。鬆餅香還在,但預算早被烤焦。
--被烤到聖誕節前的比利時預算
比利時的鬆餅人人愛吃,但「wafelijzerpolitiek」(鬆餅機政治)卻讓人笑不出來。這個詞聽來像早餐、下午茶或甜點,實際上卻是比利時政治最鮮明的隱喻——一場永無止境的對稱遊戲。
鬆餅鐵的由來:對稱的政治哲學
比利時分為荷語區(佛蘭德斯)與法語區(瓦隆)。為了避免「誰得太多、誰被虧待」,政治人物早年建立了一條潛規則:
佛蘭德斯有一條新高速公路,瓦隆也要有;
瓦隆新建文化中心,佛蘭德斯也要配一座。
就像壓鬆餅一樣,兩邊必須同時受熱。這確保了語區間的平衡,也養成了一種政治節奏:公平勝過效率,妥協大於決策。
但這樣的機制,在全球通膨、能源補貼與稅改壓力之下,逐漸變成沉重的慣性。專案不再以「是否必要」為理由,而是以「對方有沒有」為出發點。
預算卡關:被壓在鐵板上的國家
2025 年 11 月初,Bart De Wever 首相宣布——聯邦預算談判期限延至聖誕節前。這項消息登上路透社與比利時各大媒體頭條,也讓「鬆餅機政治」成為年度關鍵詞。
五黨聯盟內閣從社會黨到自由派、從北方到南方,誰都不想先讓步。能源稅制、碳補貼、薪資連動與地方基礎建設,每一條都牽動語區算盤。南方要求延長燃油補貼;北方堅持凍結薪資自動調整;中間派呼籲設立綠能基金,但沒人願意負擔帳單。
結果會議一延再延,政府被迫以「臨時月度預算」(provisional twelfths)維持運作——這種制度意味著只能續前年度開支,無法啟動新政策。
比利時政治,再次陷入一場被時間烤焦的鬆餅戰。
公平與效率之間的拉鋸
比利時的治理結構有一種溫柔的固執:
寧可慢,也不要偏。
政治人物深知,任何偏向一方的分配,都可能引爆語區矛盾。因此,「鬆餅機政治」雖被批為浪費,實際上是一種社會安全機制。它讓所有群體都覺得自己被看見,即使代價是行政遲緩。
但在能源轉型、歐盟財政審查與國債壓力逼近時,這種「對稱正義」開始顯得笨重。全球化與區域化的雙重壓力,使比利時必須同時「分開治理」與「一起過日子」。
一個鬆餅的寓言
若把比利時比作一塊鬆餅:佛蘭德斯是金黃的外層,代表出口導向與製造產業;瓦隆是柔軟的內層,承載社福與礦業的記憶。兩面合起來,才有完整的形狀與香氣。
但火候若失衡,一邊焦、一邊生;太怕焦,又永遠烤不熟。政治的火力,永遠在那幾度之間搖擺。
結語:烤不熟的預算
「wafelijzerpolitiek」如今成為日常語彙,既是批評,也是自嘲。在這個語言分裂的國家裡,妥協是一種生存技藝——讓政治像鬆餅一樣,外表脆弱、內裡柔軟。
Bart De Wever 設下的聖誕節期限,也許只是比利時版的「新年新希望」。沒有人相信鬆餅會準時烤得出爐,但所有人仍在排隊等那股香氣,啊~這就是比利時的節奏:永遠延遲,卻從不缺席。
